刷新换一批
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中医健康 » 正文

【红十字会首次设立“网上祭奠”366返利网 市民可通过网络悼念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他们中有工作多年的老党员,有教书育人40年的老教师,也有默默无闻勤恳工作的普通工人。

  当生命逝去,他们选择用捐献遗体(器官)的方式延续生命的价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

  清明节即将到来,为了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和敬仰,市红十字会首次在官方网站设立“网上祭奠”,同时,发布部分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生平简介和事迹,家属和市民可通过网上献花、留言等方式对捐献者进行悼念。

  永记

  那些捐献遗体的人

  杜俊寿(男)

  “希望看见光明的人替我看未来”

  1965年10月,杜俊寿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台南村。参加工作后,杜俊寿任职366返利网于中国石化邢台分公司。作为一名党员,杜俊寿得知自己患病后,多次联系市红十字会表达自己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意愿,“希望重见光明的人替我看未来”,这是他最后的心愿。

  2015年10月10日晚,杜俊寿因结肠癌医治无效,在邢台市第一医院不幸辞世。根据杜俊寿的遗愿,先由河北省眼科医院为他进行角膜摘除,又将遗体捐献给河北医科大学做医学研究,为社会做最后阿尔发唱片贡献。

  王桂菊(女)

  老党员把自己献给祖国医学事业

  1965年6月,王桂菊出生于河北邢台市。不到二十岁王桂菊便参加了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中王桂菊始终吃苦耐劳,勤勤恳恳。1996-2000年任邢台百货大楼食品厂厂长。她生前主动提出将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

  2017年10月27日,王桂菊病逝于邢台市第一医院,经与河北医科大学联系沟通,当日成功实现遗体捐献。

  谢庆合(男)

  奉献一辈子,最后一刻献出的是自己

  1937年9月,清河县谢炉镇谢炉村,谢庆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凭着自己的努力,他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依然回到家乡,担任谢炉镇中学教师,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四十年的他,教学严谨,认真负责,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退休后,老人多次表示要志愿将自己的遗体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为我国医学教育、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3月35日,谢庆合老人因病安详离世,经与河北医科大学联系沟通,3月26日成功实现遗体捐献,完成老人遗愿。

  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

  首次设立“网上祭奠”缅怀捐献者

  清明节降至,为了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和敬仰,市红十字会首次设立了“网上祭奠”,为家属寄托哀思、市民祭奠悼念提供一个网络平台。

  昨日,记者登陆邢台市红十字会网站(点击“网上祭奠”版块,即可看到捐献者的姓名、捐献时间以及事迹。在祭奠留言区,记者看到有许多网友通过留言的方式来祭奠 ,留言区下方还显示着献花立花亜野芽、点烛等选项,庄重而温馨。

  “网上祭奠,为捐献者家属提供一个寄托哀思的空间。”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冯军利说,清明节即将到来,为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特开设“网上祭奠”方式,家属和市民都可用手机、电脑登陆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点击“网上祭奠”,通过网上献花、留言等方式对遗体(器官)捐献者进行祭奠。

  网友“清平生活”:通过网络祭祀,可以让更多人对捐献者进行祭奠,缅怀捐献者,他们让人肃然起敬。网友“随风”:进入“网上祭奠”才知道有这样一些人,伟大、甘于奉献,向他们致敬。

  冯军利说,近些来,遗体(器官)捐献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平均每年前来咨询捐献人呈逐年上升趋势。希望通过开设“网上祭奠”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捐献遗体的知识,了解遗体捐献者的事迹,呼吁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自愿捐献遗体、器官的行列。(记者 李博 通讯员 孙三军)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国际锐评】白邦瑞们“被害妄想症”更严重了!
返回列表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