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国防军事】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李旭阁

李旭阁(1927.1~2012.10),男,滦南县宋道口镇小集村人。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冀察热辽军区师作战教育科副科长,华北野战军团副参谋长。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建国后任团参谋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军训科科长。回国后,任军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军委作战部防空处参谋、陆军某师师长、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司令员。1988年授予中将军衔,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获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参加首次核试验
1956年、1960年,李旭阁两次听钱学森讲火箭和原子能利用,当年的记录本成为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历史缩影,被上海收藏。2005年,钱学森归国50周年座谈会上,钱夫人握着李旭阁的手说:“钱老让我转告你:他未曾想到,在当年听他讲课的高级将领和校官中间,一位最年轻的少校,成了他当时建议成立的火箭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司令员。”李旭阁激动地说:“从听钱老课的那一天,我的命运便与中国战略导弹事业连在了一起。”
1964年,中国进行首次核试验,李旭阁直接参与,任“首次核试验办公室主任”,负责联系二机部、国防科工委,负责坐镇罗布泊场区的副总长张爱萍和周恩来总理的联络。总理有时直接向李旭阁布置任务。编制核试验期间场区与北京联络的暗语密码,就是总理直接布置给李旭阁的。李旭阁与二机部办公厅主任张汉周、部长秘书李鹰翔、国防科工委处长高建民一起完成的任务。如原子弹暗语为“邱小姐”、装原子弹的平台称“梳妆台”、气象称“血压”等。
原子弹发射准备就绪后,李旭阁奉命将绝密文件送北京。李旭阁单人二机,昼夜兼程,伊尔-14、里-2两架专机接力,赶回北京,再领命回到场区参与核试验。1964年10月17日,原子弹爆炸的次日,坐镇场区的副总长张爱萍需要了解爆炸中心的情况,积累史料,急得团团转,李旭阁自报奋勇冒险前往。防毒面具、防护服穿戴整齐,与摄影师乘直升机飞往爆炸中心上空观察现场。李旭阁不顾检测辐射仪表报警,探出半身观察。铁塔融化又凝固的现场令人震惊。现场观察测试,得到了首次核试验的第一手材料,留下了宝贵的影像,为以后的核试验积累了经验。爆炸中心现场观察的感想,李旭阁融入了自己的《西江月·塔颂》:
身经百炼千锤,巧手精心装配。戈壁滩头昂然立,任它雨打风吹。为了科学实验,粉身碎骨何惜。雷声鸣时体化灰,为国吐气扬眉。
组建陆三师
1969年,珍宝岛硝烟弥漫,战火纷飞,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毛泽东决定在新疆组建一支部队,“用于伊犁河谷堵口子与机动作战”。李旭阁奉命在天山脚下、伊利河谷组建陆三师(后改七师),任师长。师机关由总参作战部队为主组建,下属部队从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几个王牌部队抽调。
李旭阁率队西征,到达驻地马上带领干部战士凿窑洞,搭窝棚,烧砖瓦,建营房,整训练兵,开荒种地。其在《伊犁河谷安营》诗中写到:
翌年开春天转暖,全师动员建营房。
烧砖制瓦拉木料,采石烧灰土打墙。
干部战士齐上阵,入冬大部住新房。
伊犁河谷换新貌,部队整训练兵忙。
李师长在伊犁河谷屯田戍边六年,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各族群众的赞誉;也与干部战士结下了深厚情谊。李旭阁逝世时,原陆三师的部下从天南地北赶到北京,为老首长送行。
主政二炮
1966年7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第二炮兵”部队成立。“二炮”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施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12月31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替代了第二炮兵。
两次听钱学森讲火箭和原子能利用课、直接参加首次核试验的李旭阁,1964年后先后参加了原子弹塔爆、空爆、地下爆的试验及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地地导弹的试验发射。1982年,李旭阁调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员,1985年升任司令员。1992年从二炮领导岗位退下来, 1998年离休。其对中国核武器的试验、发展和队伍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旭阁夫人耿素墨,1949年从华北大学参军入伍。夫妇育有三女:李茜、李维萍、李维玲。
(葛恒供稿)
原标题:《【国防军事】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李旭阁》
阅读原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中国人民警察节】“110宣传日”法制宣传活动
恐怖瞬间!大学护栏断裂7人坠亡【三分钟法治新闻全知道】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