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中医健康 » 正文

【党史课堂】以身殉职的新华社驻外记者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宝贵的思想结晶和精神财富。麻城新女声微信公众号推出《党史课堂》栏目,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从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天要讲述的是邵云环的故事。她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以身殉职的新华社驻外记者。邵云环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
邵云环,195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个普通工人之家,1958年进入佳木斯纺织厂子弟小学学习,在校期间她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邵云环当时在班上不仅学习好,而且助人为乐,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是当她看到同班同学生活困难,买不起鞋时,她就从家里拿来一双自己的鞋送给她。学习上她是同学们的榜样,生活中她是同学们的贴心人,在学校她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虽然身体素质较差,但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她不甘落后。
邵云环的书包总是装满了课本,她早来晚走,教室里操场上到处留下她如饥似渴孜孜不倦求知的身影。
1968年只上了4个月高中的邵云环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她没有犹豫,报名去了条件最差最冷的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加格达奇属于高寒地区,冬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四五十度。在这样的环境里,邵云环以顽强的毅力锻炼着自己,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1971年9月,邵云环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塞尔维亚语班学习了三年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她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自己要求很严。
东欧组是个对综合工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单位,负责东欧地区各个国家的参考报道,每人要监管、选报、翻译、编稿和调研等多项工作难度比较大。邵云环具体参与对南斯拉夫的报道,由于刻苦努力适应工作很快,南斯拉夫是个国情很特殊的国家,选报的难度尤其大,要想从南斯拉夫的大量报刊中挑选出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就像沙里淘金,但是邵云环在这方面很快便入了门,那时她住在新华社院内集体宿舍,每天早晨很早便到办公室,从分社当天发回的外文稿和最新外文报纸中选择有用的翻译材料,对于一个新参加工作的外文干部来说,翻译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她不仅翻译速度快,而且译文准确通顺。
1990年下半年到1993年,邵云环同志被派往贝尔德莱德任新华社常驻记者,她到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三年时间,正值南斯拉夫发生分裂和波黑战争激烈的时候,凭借多年练就的调研功底,她与分社其他记者一起不顾安危在困难的条件下,密切跟踪事态进展,并及时向总社发回有关报道。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她在联合国维和部队陆续进驻黔南交战地区时,曾一天数次往返机场,甚至克服种种困难前往波黑闯进联军驻地采访。
根据采访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邵云环发回了多篇重要的参考稿件,系列通讯稿和大量图片。据统计,三年中她向总社发回的公开稿,参考稿件以及为一些刊物提供的稿件多达500多篇,写出了许多有见地、有深度、有现场感的稿件。除公开稿外,她还写了大量内参综述稿,仅参考资料一个刊物就刊登了48篇,平均每月两篇。
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邵云环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8岁。
原标题:《【党史课堂】以身殉职的新华社驻外记者——邵云环》
阅读原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潮南法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主要领导职务任免事项
学习身边典型 | 从榜样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