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钟南山:请大家放心打国产疫苗!最新疫苗接种热点解答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钟南山请大家放心打国产疫苗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3日在上海科技大学2021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表示,中国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对感染、肺炎、重症的保护率都是有效的,所以放心注射国产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都有效。
从本月起,广东全面放开18岁以上(含6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新冠疫苗。那么,老人接种的最高年龄有限制吗?未成年人何时可以打?一针两针三针的疫苗该如何选择?图 / 信息时报
7月4日,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新冠肺炎疫情下疫苗可预防疾病防控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就疫苗选择、老人接种、未成年人接种等问题,免疫专家、省预防医学会首席专家进行解答。
关于老人接种
为什么我国老人接种比18-59岁成年人接种晚推进?
国家按情况制定策略
在我国是18-59岁先接种新冠疫苗,别的国家和地区有老人、成年人一起接种,接种策略是由国家根据各自情况来制定的。
另外,也考虑到老人毕竟多多少少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可能有影响;老人的免疫功能是减弱的,同样一个疫苗剂量可能比一般成年人的免疫原性数据要弱一点,但也很好。已经有了抗体滴度、抗体阳转率等,但保护效率数据目前还没有,现有数据是一般成年人的。
推荐一般成年人打完,老年人打,最后才是孩子打,这个策略符合我国疫情防控的实际。
老人能等到疫情来了再紧急打吗?
呼吁老人不要等,应打尽打
在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病例得到很好管控的情况下,确实有些老人对接种有所迟疑。对此,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专家呼吁:不要等本土疫情有了再打,老人应打尽打。
老人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如果在稳定期,也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正在发病期,就稍微推后一点时间接种;除非有不适宜进行接种的疾病或情况,没有办法打才建议放弃接种。不能寄希望于疫情来了再接种,因为疫苗全程接种需要一定的时间,产生有效免疫原性也需要14天时间。
打了疫苗,没疫情;或者疫情来了,但疫苗打得太久,会没用吗?
“免疫记忆”很宝贵
事实上,接种了疫苗,人体除了会产生抗体,还会有一个“免疫记忆”。正是这个“免疫记忆”的存在,以后出现紧急疫情或者接种时间久了,通过加强针接种或者更新疫苗毒株时,人体就会很快产生抗体,争取到宝贵的作用时间,因此疫苗不会白打。否则人体无免疫准备,到时再紧急打两针,还要等14天产生抗体,那应对时间就太久了。
老人接种的最高年龄有限制吗?
百岁老人也能打新冠疫苗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出台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明确接种对象是包括60岁以上在内的18岁以上人群,按照我国疫苗管理法的规定,国家卫健委出台这一规范性文件已经是高于说明书的,60岁以上人群是新冠疫苗的规范、合格的接种人群,大家无须担心。
对于有没有老人接种的最高年龄限制,只要没有接种禁忌证,哪怕100岁也可以打。
关于未成年人接种
未成年人何时可以打?
已有两个疫苗被列为“可紧急使用”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不过最新的好消息是,我们国家已经同意将国药北京、科兴中维的两个灭活疫苗列为“可紧急使用”。
这个“可紧急使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疫情防控有应急接种使用时,这两种疫苗可以给3~17岁的孩子进行紧急接种。当然,它并不是你想打就打,需要国家根据情况进行统筹部署,但已经属于保证了“有苗可用”。
一般来说,3?17岁孩子的紧急接种禁忌证与成年人相同,甚至可能比成年人的禁忌证发生概率小一点。
疫苗对青少年的保护性如何?
抗体阳转率、抗体滴度比成年人和老人高
根据研究发现,青少年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抗体滴度比成年人和老人高。
6月28日晚,世界权威传染病期刊《柳叶刀—感染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科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中国3?17岁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中接种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双盲随机对照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3?17岁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采用0,28天接免疫序(即每剂间隔28天)接种2剂新冠灭活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研究结论支持使用3.0微克剂量疫苗,采用2剂次免疫程序,在3-17岁儿童和青少年开展进一步研究。这是全球首个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苗在低至3岁儿童中使用的研究结果。
孩子留学或出境能紧急接种吗?
不行,不属于紧急接种范围
这种情况并不属于紧急接种范围,也就无法接种列为“可紧急使用”的两种疫苗,目前的建议还是尽量非必要不出国、出境,毕竟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关于疫苗选择
只打1针的疫苗副作用与保护力如何?
腺病毒疫苗接种后发热情况确实高一点
5月31日首批10万剂“一针新冠疫苗”抵达广东,公众非常关注它的保护力。此前这一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公布过数据,单针接种14天后可产生有效保护,对所有症状的总体保护效力为68.83%,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50%要求,对重症的保护效力为95.47%。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较轻微的全身发烧反应确实高一点点,因为该疫苗原理就是相当于一个经过新冠基因镶嵌改造后的腺病毒进入机体,有的人可能会发烧。一般发烧较轻微,而且一般过几天可能自然就好了。如果持续高烧三五天不退,觉得很不舒服,或者有其他并发症,或者热度不高但人很疲乏、很萎靡或精神不佳,建议及时去就医,由医生进行判断处理。
此外,腺病毒其实是平常人群较常感染的,存在一定的腺病毒“预存抗体”,但并不意味着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因为团队在疫苗研发时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
一针苗、二针苗、三针苗,该如何选择?
按实际需要接种
按实际需要的情况接种即可,疫苗紧张,那就有什么苗就打什么苗,早接种早受保护;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比如紧急要到中高风险地区,时间来不及,一针苗可供选择,如果不急就打两针甚至三针。
这三种疫苗其实是各有优势的。比如三针疫苗,有的群众“嫌弃”要多打一剂,但其实该重组亚单位疫苗,这一技术很成熟,HPV疫苗、乙肝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戊肝疫苗都是这条技术路线,是将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那一段取出,在体外整合培养制成,针对性更强一些,比如免疫原性。不过三种疫苗的保护力是差不多的,安全性也都符合我国通用疫苗要求。
新冠疫苗保护效力持续性研究有结果了吗?
目前正在研究
一切需要科学数据来说话。有可能说原来打过两针灭活的,加一针灭活做加强;当然也不排除可能再加一针重组疫苗,或者加一针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免疫的时间段也很重要,不可能无休止比如每个月去打一针,要确定在疫苗降到无保护水平、或疫情袭来时,加强免疫进行提升。
民众自己去医院检测疫苗接种后抗体情况,有必要吗?
不建议
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中检验、疾控部门有专业的检测方法,跟医院所做的检测个体有没有感染是不同的。其实我们的研究机构对疫苗接种人群跟踪研究一直在进行,包括比如市民群众关注的疫苗抗体维持多长时间等,但这个研究与医院检测病毒侵犯后产生抵抗力的方法不一样。
原标题:《钟南山:请大家放心打国产疫苗!最新疫苗接种热点解答》
阅读原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千万别信!电信诈骗“新套路”来了,网上“冲浪”记得要避开这些“坑”!
【我的入党故事】先后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这位监狱“老兵”的入党故事很走心!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