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中医健康 » 正文

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祭 | 汶川二小重建回忆录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十二年前的汶川大地震

让多少个家庭与未来
被无情践踏在残垣碎石之下
家园破碎 同胞流离
举国震痛中
但见八方支援将希望捧起
无数双手将热血浇灌
一点一滴 一日一月
终见从废墟中重开出花朵
十二年后的今天,我们凝神哀思
撷取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
祭奠那段伤痛
和伤痛后的坚强重生
时光如白驹过隙,汶川大地震转眼已一纪。近日回想,参与汶川二小灾后重建设计的经历又浮现眼前——途中的山川破裂、现场的满目苍夷、旅途的艰辛与过程的繁复和参与共事的人在记忆中愈发清晰......
震后,中建西南院成为第一批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设计单位,同事们不舍昼夜投身其中,暂时没有参与的也热切关注,盼着有机会能为灾区做些什么。
作为大地震的亲历者,身在成都的我们是幸运的,但看到当地学校的残败,想到灾害中遭遇不幸的小朋友,初为父母的我们着实感到切肤之痛。接到汶川二小灾后重建的项目委托后,我所在的团队成员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新给汶川当地的小朋友创造一个安全适用,丰富多彩生活学习的家园。
由于震后频发次生灾害,灾区交通时断时续,我们有机会进入灾区踏勘已是在十月底。在媒体上已经无数次体会的景象,身临其间,依然震撼——山体崩塌,道路掩埋,沿途尽是损毁的房屋,车辆蹒跚在崎岖的临时便道上,我们为躲避落石,时走时停。
抵达汶川夜宿阿坝师专,整个校舍断水断电、空荡无人。司机师傅担心余震突袭大家转移不及,甚至就在车上将就。大家打地铺挤在房间中和衣而眠,惴惴不安中也有所怀疑,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否完成当初的设想。
汶川是羌族聚居区,因世代居高山,夯土垒石建屋,羌族亦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远望山巅的村寨,黄褐色的石屋顺势而建,绵延成片,其间碉楼林立,气势非凡。这些石屋,是羌民举家几代营造的成果,也是其家园的精神象征。但其传统构造采用乱石砌筑且缺少可靠粘合剂,在本次灾害中多荡然无存。寨子里许多居民都对我们讲述他们与倒塌的房子的故事。为之心痛之余,人与建筑,与自然如此紧密深厚的联系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大家形成了新的共识:新的建筑除了满足使用功能,更应留下传统的记忆,让空间为当地人所熟悉,让他们的心有安放之地。
基地位于山谷中,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南临213国道,西临县城主路,东与北被多层住宅围绕,用地非常局促,边界犬牙交错。排除紧临国道受交通噪音影响的不适合建设的区域,剩余的用地连基本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挤不下,更不要说布置报告厅、风雨操场这些扩展空间,校园的环境营造更是无从谈起。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经过审慎考虑,严密论证,向建设方广州援建工作组和当地政府提出,现有用地严重不足,必须扩大用地范围。经历多次沟通解释,据理力争,终于取得工作组和当地政府的共识和支持。政府部门虽然各种救灾重建工作异常繁忙,仍然专项专人与建设和设计单位一起,挨家挨户协调征集土地。周边的居民知晓为了建设更好更安全的新学校,都尽力配合,甘愿迁离世代居住的位置。这次沟通也让设计团队和援建工作组相互建立了信任,他们主动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依据规范和广州援建投资计划,共同拟定最终的设计标准和设计任务书。
驻汶川的日子渐长,对当地的情况又更为了解。受交通影响,物料的运输着实艰难;整个区域都在重建,人力相当短缺;这种情况下,造价大大高于往常。面对诸多限制,设计团队反复讨论取舍,确定设计原则。但为当地的孩子营造一个不逊色与他处的学校,这个初心始终未变。
首先是安全。汶川县城处于活跃的地震带上,经过此次大震未来次生地质灾害可能频发,一个可以让父母安心的安全的学校是首要原则。尽管投资吃紧,我们坚定地要做当时国内还很少见的水平隔震措施,提高建筑抗震安全性。基地是县城少有的完整平地,而且靠国道,我们认为应该在此考虑城市的避难场所。我们通过集约的规划,将各教学用房首尾相连嵌入犬牙交错的基地北侧,远离国道的干扰,同时也在南侧临路挤出空间布置了标准运动场,结合风雨操场构建了避难空间。
其次是安宁。我们从学校自身的功能出发,结合场地特点,以丰富的小体量组合,形成了一系列亲切的院落和屋顶活动空间,重现古老羌寨聚落的空间内涵和精神象征,营造熟悉而安宁的空间氛围。
适用也是我们所坚持的。投资限制下,比起漂亮的造型,精致的节点,我们更愿以节制的设计,省下投资为小朋友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可以兼做舞台的风雨操场。
在传统体系下,羌寨居民全寨参与建造的方式也让我们考虑在这次重建中一种区别现代建造的可能性,我们在设计中尽量简化材料和构造,降低施工难度。尽量使用水泥,砖,涂料等当时最易获得,当地居民最熟悉,自家常使用的材料;希望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学校的建设。一方面为当地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参与重建学校的过程,也是大家重建新生活的开始。
施工期间,交通状况依然恶劣,团队成员不惧艰辛绕道奔赴现场技术服务,更有多位同事轮流驻扎现场,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工程如期竣工的那一天。
二小建成之后,团队成员也常回到汶川,所见所闻每次都有所不同,欣慰于创伤逐步被修复,欢声笑语,炊烟山歌又慢慢回到这座曾经的伤疼之城。十二年过去,汶川已然生机勃勃。如今提笔,人人尽力拼搏、众志成城的记忆又扑面而来。这是汶川重建过程的一个小小片段,作为建筑师,有幸参与其间,尽绵薄之力,永难忘怀。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汶川县第二小学
获得奖项
201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2011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一等奖
2010年度四川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
刘艺、贾震东
主要设计人员
刘艺、贾震东、伍庶、张宗腾、周雪峰、丰沛、陈小四、古传东、蒋海波、刘卫、何达亚
项目概况
汶川二小位于汶川县城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紧邻213国道。为24班寄宿小学。通过集约化的校园规划将专业教学楼,普通教学楼,办公楼,合班教室,男女生宿舍楼及其底层的食堂澡堂依次布置在用地北侧,远离213国道。各单体通过走道和过街楼首尾相连,既相对独立又联系便利。通过控制建筑形体的高低进退,形成教学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等一系列院落和屋顶活动空间,为儿童的生活和游戏创造丰富的空间。以钟塔为核心,形成一个半围合的内聚特性的校园空间格局——是羌族家庭中,中心柱撑起的屋盖下,大家围坐火塘边交谈的传统家庭生活空间的现代演绎。重现聚落,延续文脉。建筑立面反映不同的内部功能要求,以现代手法对传统羌式建筑元素提炼和融合。略带收分的厚重墙体,突出的仿木构件,建筑顶部的压顶处理均还原了羌式民居的风貌。土黄色和木褐色的色彩搭配再现了羌式土木构筑的传统。
用地南侧的风雨操场和运动场作为汶川老城区内难得的开敞空间,可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居民的避难场所和救援物质集散地。项目采用了水平隔震技术加强建筑抗震安全性。
图文 / 轨道交通设计院/TOD中心总建筑师 贾震东
审定 / 群团工作部
原标题:《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祭 | 汶川二小重建回忆录》
阅读原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意大利老人“过嘴瘾”式出门喝咖啡:生活还是要有仪式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气象预报员风雨路上显担当!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