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中医健康 » 正文

喜讯!西昌市人民医院院本部改扩建项目全面投入使用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点击“凉山日报”关注我哦

10月25日,随着西昌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肝胆胰外科、心胸外科分别搬迁至新“门诊医技综合楼”的19、14、10楼。至此,医院所有计划搬入新大楼的临床科室已全部入驻,标志着西昌市人民医院院本部改扩建项目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
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于2018年11月9日开工建设,历时近3年的辛勤付出,医院本部建筑面积由34659平方米扩展到了170898.89平方米,医院开放床位由原来的700张增至1500张,医院门急诊量及手术台次都将会有大幅提升。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妇儿大楼”。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放心、无污染的就诊环境,在改扩建项目内部装修环境检测指标已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医院又专门引进当前业内先进的远红外光波纯物理去甲醛技术,再次对改扩建项目内装进行甲醛去除。该技术的亮点在于,通过光波技术使分子之间产生碰撞,进而促使有害气体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释放,再通过自然通风分解,达到快速去除甲醛的目的,有效保障了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安全。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的“门急诊医技综合楼”。
抗震设防达9度
全国首家面积超十万平方的装配式医疗建筑
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的最大亮点,就是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进行建设,它是全国首家面积超十万平方的装配医疗建筑,其总承包方为中国最大的钢结构产业集团中建科工有限公司,项目邀请了包括鸟巢设计师顾磊教授在内的知名专家进行研讨。项目投入使用前,在内部装修环境检测指标已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医院又专门引进当前业内先进的远红外光波纯物理去甲醛技术,再次对改扩建项目内装进行甲醛去除。
西昌百姓都知道,因地处安宁河谷地震带,全市的房屋建筑,都会有相应的抗震建设标准,作为灾害发生后的救援支持中心,医院建筑的抗震标准,当然是有更高要求。
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是全国首个抗震设防(不低于)9度区全钢结构装配式医疗建筑,其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项目所有构件在工厂制造,严格按照制造规范,精确度更高,误差更小,建筑安全性能更强;二是具有空间布局灵活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曾多次灵活应对设计更改,使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将医疗效益达到最大化,极力满足医患群体的需求;三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实现“四少”(湿作业少、噪音少、粉尘少、建筑垃圾少),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施工原则,抑制粉尘发散,达到了有效管理建筑垃圾,避免环境污染。院内环境。
除了使用高强度钢材料外,项目在设计、建设时还融入了 BRB、粘滞阻尼器、阻尼隔墙等抗震“黑科技”,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说,即便大地震真的来了,西昌市人民医院也将是整个西昌最安全的地方。
79.9米的西昌新高度
可以通过直升机火速转运病患
医院最后搬迁工作所涉及的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主要是以外科为主,并按疾病为中心进行规划,内设急诊科、医学检验科、超声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中心手术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肝胆胰外科、骨科等学科。增设全新的医疗设备、智能呼叫系统、中央空调以及病床单元和办公设施,致力于打造便捷、舒适、宽敞、整洁的就医体验。院内环境。
“在我们医院,坐办公室里就可以看海了”,看似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内在体现出的是市医人发自内心的自豪。据悉,医院建成的门急诊医技综合楼达到了79.9米,这是西昌市内建筑的最高高度,部分办公点位于顶层的科室,确实已经实现了坐在办公室就能眺望到邛海的“海景办公”条件。院内环境。
如此新高度之上,新建成的直升机救援平台,是医院建设项目的另一大亮点。虽说地处四川第二大平原,但进出西昌地区的主要道路状况,依然是多山地形,盘绕起伏的山路,要耗去不少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建设空中救援平台,对西昌,尤其是老凉山偏远地区的急重诊患者,有着务实可贵的重要意义。据了解,与陆路救护车相比,空中救援运输效率能提高3-5倍,创伤救治成功率能提高80%以上。位于门急诊医技综合楼顶的直升机紧急救援平台。
位于门急诊医技综合楼顶的直升机紧急救援平台,直径27米,设计停飞机型为AW139,机身全长16.66米,最大起飞重量为8吨。该平台是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打造的特别项目,也是攀西地区首个直升机救援平台,它的建成投用,为西昌市建立空中紧急救援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天花板上的“磁悬浮”
州内首家实现医药用品自动传输的医院
记者在新建的妇儿中心大楼内走上一圈,发现各楼道、病区内的天花板上,都被一条条酷似轨道的狭长装置联通纵横,经介绍,这装置便是轨道物流运输系统,西昌市人民医院也是凉山首家配置该设备的医院。院内物流运输系统运行中。
据介绍,物流运输系统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光电技术、机械传动装置等一系列技术和设施,在设定的区域内运输物品的传输系统。西昌市人民医院内配备的轨道物流运输系统遍布全院几乎所有楼层,能运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医疗物品,实现了全程电子操作,堪称医院里的“磁悬浮”列车,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轨道运输系统的机房内,只见一个个电脑主机模样的小车,整齐排列在轨道之上,后续只需要医务人员对着电脑简单操作,它们就能自动将车内的医药用品送至既定的科室或病区。
据悉,别看轨道上的小车体积不大,但其一次可承载运输30斤的物品,运输一些病区常见的药品、器械等,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据了解,相对于以前通过工作人员运送药品器械,轨道小车不仅更加安全、及时、高效,在对药品的可追溯性、运输过程的监控性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地区最深基坑
稳定电源保障重点科室持续运转
除了各种外在看得见的建设成果外,医院改扩建项目在“内功”修炼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地基建设、电源电路建设都是其中的代表。
有句话叫“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西昌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是西昌市的最高建筑,在其地基建设的过程中,也是让施工单位“脱了一层皮”。
作为西昌首个深度接近20米的深基坑工程,门急诊医技综合楼的选址紧挨海河,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面积狭小、地下水分布广泛,给深基坑施工项目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保障施工质量,施工方采用“双排支护桩+集水井”体系进行施工,一边挖坑,一边还需做坑边支护,防止塌方,直至将地下水汇集至一处,再加固成集水井,然后用高压水泵排出。这样的施工方案看似简单,但其复杂和艰难程度只有内行才能懂,经过整整八个月苦战,深基坑才终于落成。
医院是守卫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后防线,如果在手术或者各种急诊治疗中突然断电导致设备无法使用、手术无法进行,其后果往往难以挽回。可靠电源的长期保障,对医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介绍,因紧邻河东片区,在原址扩建后的西昌市人民医院用电需求大幅提升,老旧的电路配套设施已不能满足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西昌市人民医院建成凉山州内首家拥有双回路、双电源的医疗机构。
一主一副的线路搭配,能够保证医院的正常电力供应,再加上医院的大型进口发电设备作为补充,即便全市停电,医院的重点科室也能继续正常运转,保障患者周全。
作为西昌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西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的全面投入使用,为西昌乃至凉山带来的医疗救助能力水平整体提升,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进一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就医难”问题,让当地群众就近享有高标准、现代化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必将为西昌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一方百姓的健康福祉,谱写出新的篇章。
文丨图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建峰
主编:蒋映春
原标题:《喜讯!西昌市人民医院院本部改扩建项目全面投入使用》
阅读原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标签:医院 西昌 项目
G20特别峰会领导人承诺为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提供帮助
加价也难买!突然爆火的“川沙妲己”是谁?排队4小时才能买到?网友直呼太离谱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