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清境资讯 » 正文

【怎么看待德国提议法国放弃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将其转交给欧盟?】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德国有此提议并不令人感觉意外: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民福利、文化体育等各方面来看德国在当今世界都算得上一个大国,至少不会比法国差。然而由于二战战败的原因使德国的政治影响力和军力发展在战后一直受到限制,所以相比德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社保等方面而言:德国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偏低——不仅无法和美、中、俄三个巨无霸相比,比之欧洲的另外两个大国英、法也是远远不及的。现在有的人还在以二战法国败亡于德国之手的老眼光看问题,实际上今时今日的德国就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而言和法国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联合国的前身是二战中的反法西斯同盟国:1942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建议将原来的二战盟国改为联合国并将其作为战后协调国际关系的世界性组织。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次日代表们在退伍军人战争纪念堂的赫伯斯特剧院签署了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下设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相关的职能机构,其中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安理会的成员由5个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地位来自于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对二战的贡献,而在成为常任理事国后就拥有诸如一票否决权这样的特权——尽管《联合国宪章》并未明确禁止五常之外的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实际上由于五常所掌握的巨大特权使其它国家要想取代目前五常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和加害国至今没能解除在国际政治和军事事务中所受到的限制约束,可以说二战的原罪就是德国入常的先天硬伤。德国为实现入常进而由单纯的经济、科技、文化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的转型曾试图同日本、印度、巴西等国一同入常,表面上看这似乎增强了影响力,实际上却使目前的五常感觉到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冲击,同时德国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将自己和日、印、巴捆绑在一起,那么反对日、印等国入常的国家自然也就把德国也一起挡在了门外。

  和日、印、巴捆绑入常的失败使德国弄明白一件事:德国的发展绝不能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挑战冲击,否则将会被现有国际秩序下的既得利益者联合封堵。尽管捆绑入常这条路已被证明行不通,于是德国又想到了间接入常以提升自己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话语权,而德国这次提议法国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转交欧盟就是其间接入常的手段。欧盟尽管是一个由28个会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但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过去是英、法、德三驾马车,随着英国的脱欧则演变为德、法两国对欧盟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目前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使在经济科技水平上还相对弱于德国的法国却具备在国际政治事务中比德国大得多的话语权,而一旦法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被转交给欧盟,那么德国作为在欧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国家之一就完全可以平起平坐地从法国手中分享一部分政治话语权。

  德国间接入常的如意算盘打得响,可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法国作为二战战胜国获得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是战后国际秩序下形成的既定事实,尽管相比美、俄、中、英四国而言:法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显得有些水分,但已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法国就拥有了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充分的话语权。只要常任理事国投出一张反对票,即使全世界其他国家全投赞成票都通不过,法国会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特权吗?一旦法国放弃这一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特权,在经济科技水平上不及德国的法国势必将失去同德国分庭抗礼的资本,那么在欧盟框架内的德、法两国主导机制恐怕就将演变为德国一家独大,而法国则将沦为德国的附庸。这是法国所能接受的吗?况且即使德国与法国私下达成交易,其他四大常任理事国也不会坐视——如果德国和法国可以私下就常任理事国地位进行交易,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常任理事国的大门将面向所有国家敞开呢?是不是之前被挡在常任理事国之外的日本、印度、巴西又有希望了呢?如果是这样,势必将对目前的国际格局造成颠覆性影响,这恐怕不是作为当今国际秩序既得利益者的常任理事国所乐意见到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扫黑除恶进行时】翔安区:重拳扫黑治乱象 群众享平安共乐业
《天乩之白蛇传说》杨紫任嘉伦大婚 口碑数据双丰收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