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换一批
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清境资讯 » 正文

农贸市场如何既叫好又叫座?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晚上6点多,郎茂山农产品市场内仍有不少顾客。

  

  露天大集上人流熙攘,附近的中海农贸市场却很冷清。 (胡磊 摄)

  破与立是一个新拐点。近两年,随着拆违拆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的强力推进,全市农贸市场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越来越多的马路市场、传统大集或升级,或退出历史舞台,干净整洁的便民市场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破与立的过程注定充满着矛盾和交锋。如今,升级改造的农贸市场在中心城区受到居民普遍欢迎,马路市场几无立足之地。不过,在城郊,马路市场、传统大集与新型农贸市场之间仍然进行着破与立的较量。

  业内人士认为,在破与立的过程中,除了靠消费理念升级和习惯改变,相关部门主动引导同样不可或缺。

  业户点赞升级版农贸市场

  2月27日,位于郎茂山路与阳光新路交会处的郎茂山农产品市场内,样式统一的货架整齐排列,业户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在不同的货架旁忙碌着。货架上水果、蔬菜、海鲜、熟食、粮油、米面等一应俱全。虽然已近天黑,但前来买菜的顾客仍进出不停。

  业户张女士的货架上,摆放着近20种水果。在进入该市场前,王女士在七里山中路马路市场上摆摊多年。这处马路市场被周边居民称为“大坑”菜市场,已存在30多年,在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交通拥堵、噪音扰民等诸多问题。

  2017年7月,这处马路市场被取缔,随后,商户们被引导到郎茂山农产品市场内。张女士介绍,根据所售商品、摊位位置等的不同,市场收取不同的费用,虽然费用比马路摊位高了一些,但环境改善不少,“冬天不冷,夏天不晒”。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流量能持续一整天,纯收入并不比原来低。

  一位销售酱菜的业户告诉记者,他之前在106医院附近开店,但门头房是违章建筑,被拆掉了,所以搬到这里来经营。去年8月郎茂山农产品市场刚开业时,来买菜的人一天能有上万人。春节之前,市场里的人“多得走不动”,现在正常情况下估计平均一天也有四五千人。

  目前,该市场七八十个摊位已经全部有业户入驻,大部分业户来自被取缔的七里山中路市场、七西市场、梁庄市场、东八里洼大集等多个马路市场或露天大集。根据计划,下一步该市场还将提供除菜市场以外的更多服务,涵盖便利店、早餐、家政、洗衣、美容美发等九大业态以及28项基本社区服务功能,并同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一站式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方位服务和消费需求。

  农贸市场升级大势所趋

  相关数据显示,像郎茂山农产品市场这样的室内农贸市场,截至去年11月,我市已有70多个。

  早在2015年9月,我市就曾为促进农贸市场健康发展、提高市场公共服务水平,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农贸市场管理的通知》,着重解决市场秩序乱、卫生状况差、设施陈旧等问题。《通知》明确提出,积极构建设施配套、管理高效、文明规范的标准化市场体系,为市民提供环境舒适、卫生整洁、秩序规范、健康安全的消费场所。

  之后,伴随着占道经营整治、拆违拆临、创城等工作的推进,济南市农贸市场大都退路进厅、面目一新。

  市工商局市场规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目前济南的农贸市场已趋于常态化管理。之前卫生城市创建时,在农贸市场的规范提升上,已经打下了良好基础,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又对技术细节和精神文明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提升要求。属地政府、监管部门、市场主办方和业户齐心协力,做了大量的改善工作,效果很好,广大市民为此点赞。

  经过改造提升,目前每个区都创建了一批硬件设施好、环境干净卫生整洁、自我管理水平较高的精品示范市场。这些市场是长期规范管理的榜样,市场越规范,生意越好,人气越旺,这就实现了良性循环,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引领其他市场跟着规范提升,最终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期盼“火一把”的农贸市场

  不过,随着城区的扩大,由于受消费理念和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城郊的室内农贸市场仍与马路市场和大集进行着拉锯。事实上,对于这些理念先进、能提供更好服务的农贸市场,对手除了马路市场和大集之外,还有居民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生活理念。

  位于九曲庄路南段的中海农贸市场,开业于今年1月22日,不少室内设施还很新。环氧地坪的地面、不锈钢的货架让该市场看起来比大部分市场更显“高大上”。该市场营业面积2370平方米,有60多个摊位,除水果、蔬菜、点心、熟食等商品外,还经营刷子、洗洁精等周边商品以及南部山区农产品等。每个摊位上方都贴着营业许可、卫生许可双证,各种设施干净整洁,环境良好,产品价格与其他市场并无明显差别。

  但2月27日上午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前来购物的顾客只有十几人。商户王女士的蔬菜摊位上,有20多种新鲜蔬菜,“本以为品种多了能卖得好点”,但一个上午只买了几十块钱。一旁的耿女士和爱人两人值守一个蔬菜摊位,一上午只卖了25元。

  28岁的业户张延银,前几天刚从经营水果改成经营点心。之前,他一直在钢城新苑小区附近的集市摆摊卖水果,5天一个集,没有集时就在附近的夜市上摆摊,一个月能挣6000元左右。后来集市和夜市都被取缔,中海农贸市场开业,他就到这里卖水果。因为看好室内农贸市场这种形式,他一次性进了4000多元的货,结果赔了2000多元。“来买的人少,水果又容易坏,一旦不新鲜了,就得扔。”情况一直持续至今,不得已,他改成经营保质期相对较长的甜点生意。

  多位业户表示,从开业之初这里的生意就不好,至今,60多个摊位已有11个撤掉不干了。至于原因,业户们纷纷认为,附近很多居民习惯于赶大集,“他们认为集上的东西更便宜,其实正规农贸市场的东西并不贵,而且质量还好。”

  自发市场与“正规军”的交锋

  业户们所称的大集,位于泉海学校以东一个高高的平台上,逢“2”、“7”成集,5天一次。2月27日正好逢集,通往集市的道上,提着塑料袋或拉着小车的周边居民络绎不绝。集市所在的平台上,东侧是一个高高的石料堆,剩余约3000平方米的空地上,有近百位商贩把蔬菜、水果、鱼等摆在车上或者地上。

  附近居民称,该集市2015年前后逐渐形成,起初在泉海学校门口的道路上。去年9月学校启用,在相关部门的管理下,集市向东移动了一些。前几天,才搬到了这处平台上。

  记者询问了几处摊点的价格,金桔4元一斤,土豆2元一斤,香蕉根据质量不同分别是2.5元和3.5元一斤。中海农贸市场负责人董女士表示,她几乎每个集都会特意去转转,虽然自己市场里的环境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这处露天大集好不少,但相同质量情况下,商品价格基本相同,有的甚至更便宜,比如该市场内金桔价格是10元3斤。

  为了吸引客源,董女士想了不少办法。只要进市场,就获赠一棵大白菜;扫个微信二维码,送盒鸡翅等等,但都无济于事。她觉得,有的居民对室内农贸市场有偏见,认为露天大集上就一定更方便、更便宜。即使是目前已经火爆的室内农贸市场,一旦周边出现马路市场或大集,也会大受影响。

  加快升级还需加强引导

  中海农贸市场的业主赵先生在多年前就曾专门了解过其他城市的室内农贸市场。14年前,他到深圳考察发现,所有的小区内都会有数个室内菜市场,规模不一定很大,但干净整洁,而大街小巷则找不到一个马路摊位。

  回到济南他发现,当时几乎所有人买菜都依赖于马路市场或者露天大集,而且不少市民在意识和行为上都已经形成了习惯,认为菜就应该这样买。当时就有意试水室内菜市场的他,只能放弃这一想法,继续赶集摆摊。

  近些年,政府对马路市场和大集进行整治和升级,虽然赵先生也是个摊主,但他非常支持这一做法。他专门了解过,市区的室内农贸市场,在摊位招商时几乎都被哄抢,很多摊主们也像他一样认清了“行业大趋势”,在一个更加整洁、文明、发达的都市,马路摊位和集市不可能继续存在。

  正在中海农贸市场买菜的周边居民郑女士表示,该市场营业到晚上8点,她经常下班后过来买菜,现买现吃,比大集方便多了,菜也新鲜,价格并不觉得高。即使室内菜市场的价格稍高于马路摊位和集市,也是合理的。室内农贸市场在环境、舒适度、商品质量等方面,是马路市场的提升。就像由骑自行车出行变成开车一样,任何服务和享受的升级必然带来成本的提高,而这种提高,是经济发展、市民收入不断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变化也是城市更新发展的要求,尤其是济南创城成功后,城市变得更加整洁文明,这些成果需要市民转变原来的观念,共同来保持。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要加快农贸市场的转型升级,除了依赖居民消费理念提升和习惯的改变之外,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同样不可或缺。“比如给予这些农贸市场更大的政策支持,对一些马路市场、大集进行规范、引导等等。”(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不锈钢货架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标签:
欢迎光临人民美术网——中国艺术服务网站!加入收藏设为首页关于我们
返回列表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